導語:中公時事政治頻道更新國內國際時事政治熱點,並提供時事政治熱點、時政模擬題、時事大事記及時事政治熱點彙總等。今天我們關注--時政熱點: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及認知調查報告發布。
人民日報電 (鄭長鈴、任慧)由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持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及認知調研報告》近日公開發布。報告面向日本、韓國、越南、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印度、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與烏克蘭共12個國家的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羣,瞭解他們對於以文明交流互鑑為主要內容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認知狀況,以及對於文明交流互鑑的需求狀況。
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認知方面,報告顯示,民眾追求和平發展,期待共贏共享,對於命運相連和共同擔當持有基本認知,超七成受訪者認同本國、本民族的前途命運與世界上每個國家、民族的命運都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關於“堅持交流互鑑,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的內涵闡釋上,周邊國家受訪者對開放型世界經濟方向給予高度認可,75%認同本國應支持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性的貿易體制。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關於“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的內涵闡釋上,76.9%的周邊國家受訪者認同文明差異應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共贏共享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思想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發展目標,在受訪者羣體中引起廣泛共鳴。
在文明交流互鑑方面,近七成周邊國家受訪者認為“文明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不同文明間的平等互鑑及互補互動互助的關係成為受訪者的共識。各國受訪者對本國與中國進行文明交流互鑑的意願較強,關於加強本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交流與合作方面,近七成受訪者對此表示認同。在諸多文明交流活動中,到中國旅遊(68.1%)成為受訪者最感興趣的瞭解和感受中國文化的途徑,排名緊隨其後的是中國電影(48.1%)與各類文化交流活動(41.9%),興趣度亦較高。教育與培訓的興趣度為32.5%。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的特點日益顯著,文化的經濟功能增強,文明交流互鑑的繁榮程度能夠促進國家間的經濟合作。調研顯示,受訪者對中國以文化為主題開展的商業活動有一定的興趣,3種商業活動形式的興趣度在四成以上,分別是參觀中國春節主題商品展(46.4%)、參觀中國商品進口博覽會(43.4%)與購買中國文化創意設計的商品(41.5%)。
原標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及認知調查報告發布
文章來源://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1-01/18/content_2029549.htm
[聲明]本文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構成商業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會馬上處理。
更多相關信息請訪問中公時事政治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註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蒐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1-18
01-18
01-18
01-18
01-15
01-15
01-18
01-18
01-18
01-18
01-18
01-18
01-18
01-18
01-18
01-18
01-18
01-18
01-18
01-18
01-18
01-18
01-18
01-18